【追梦中加·芜湖校区】校长推荐系列之二十四
高贵从“心”里开始
在人之上,要把别人当人。
在人之下,要把自己当人。
01
讲一个真实故事。
1912年4月14日那个夜晚,
泰坦尼克号因撞上冰山而沉没。
705人得救,1502人罹难。
侥幸生还的二副莱特勒在回忆录中写道:
大副默多克命令世界首富亚斯特上救生艇,
亚斯特愤怒了:“我喜欢最初的说法(保护弱者)!”
然后,他把位置让给了一位妇女。
几天后,在北大西洋的晨光中,
打捞尸体的人发现了颅骨破碎的他。
他的资产可以建造十几艘泰坦尼克,
但他拒绝了可以逃命的所有正当理由。
世界第二富斯特劳斯,当时年事已高。
船员说:“没人会反对您这样的老人上救生艇。”
斯特劳斯回答:“我绝不会在别的男人之前上救生艇。”
他蹒姗走到藤椅上坐下,静等死亡降临。
银行大亨古根海姆,给太太留下一张纸条:
“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我抢占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。我不会死得像一个畜生,我会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。”
…………
那是一个悲惨的夜晚,
但也是一个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夜晚。
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?
我想说的是,很多中国人虽然富了,但是并没学会“富而贵”。
全球排名第一的贵族中学是英国伊顿公学。
很多中国富豪把孩子送进伊顿公学后,
要不了一个月,就会开始失望:
“伊顿公学竟然比平民学校还要艰苦。”
他们觉得伊顿没有一点贵族学校的样子,
但伊顿公学的老师说:“我们推崇的贵族精神不是暴发户精神,而是正直、宽容、勇敢和担当。”
02
关于身份感,我喜欢三句话。
第一句:对待弱者的态度,就是你的教养。
吴小闲讲过他老总的故事。
他老总,清华双博士学位,
创办了一家环保企业,身家数亿。
一次,小闲跟着老总去谈业务,
午餐时,他们在酒店点了一桌菜。
吃饭中途,服务生端上一道特色菜,
老总礼貌地说:“谢谢,我们不需要菜了。”
服务生解释:“这道菜是免费赠送的。”
老总依然笑着回答:“免费的也不要了,吃不了,很浪费。”
饭毕,老总将吃剩的菜打了包。
回公司途中,老总将车子开得很慢,
好像在打量什么,吴小闲正纳闷时,
老总把车停了下来,拿起打包的食物,
走到一位乞丐跟前,双手递了过去。
还有一次,在公司楼下,
一位清洁阿姨正在整理空纸箱,
想拿去卖点小钱,不料天下起了雨。
阿姨只好冒雨把纸箱踩成纸片,
这时,老总刚好开车来到楼下。
他看见后,立马跳下车,
帮着清洁阿姨一起踩起纸片来。
吴小闲说:“我们公司的人,都很钦佩老总。因为他懂得尊重每一个人。”
我也钦佩这种尊重弱者的人。
现在,大家都喜欢说修养,
其实一个人修养的高低,
往往不是表现在他对待上司、权贵、朋友的态度上,
而是看他是否尊重“比他地位低”的人。
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,是不会炫耀身份的,
因为他不需要通过“欺负”他人来垫高自己。
真正强大的人,从不把优越感写在脸上。
03
第三句:真正的高贵是平视。
2013年,首届华语主持传播高峰论坛,
在广州暨南大学举行,
著名主持人白岩松首发出场。
在白岩松演讲之前,
学子们见到他后都无比激动,
忙着要签名、求合影、拍照片、发微博。
演讲一开始,白岩松说了这么一段话:
“我刚才看到有一条微博,
写着‘就要见到白岩松老师了!!!!!!!!’,
用了八个感叹号!
我非常替你可惜,
当你拥有一个表达空间的时候,
你却把权利用在感叹上,
而不是提出你的问题。
我想,如果今天的论坛要让我们拥有一点什么的话,
那就从平视开始。
不管别人处在怎样高的位置,都不该去仰视;
不管别人处在怎样低的位置,都不该去俯视。”
白岩松谈到了他上大学的那个年代,
那时,不管是哪位名人的讲座,
学生们从不要求签名或合影,
而是带着怀疑的态度去聆听。
“讲得好,成为他思想的传播者;
讲得不好,不管声名多么显赫,
大家都会有自己的思考。”
人际交往有三种态度:俯视、仰视和平视。
俯视者狂,高高在上盛气凌人,藐小了对方。
仰望者弱,诚惶诚恐顶礼膜拜,藐小了自己。
平视者和,不卑不亢,既尊重了对方,也尊重了自己。
我最欣赏的交往态度是平视,
面对强于己者不卑不亢,
面对弱于己者平等视之。
在人之上,要把别人当人。
在人之下,要把自己当人。
校长语: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;百年之旅,始于心上。
人并非生来贫贱,更非生来高贵。人的高贵在于心灵,高贵的心灵常伴随浩然之气,而低俗者却处处表现出不可一世的自大和鸡鸣狗盗般的小聪明。
高手强于低手,给予的手比接受的手高贵,人要自食其力,有尊严的活着。
做一个高贵的人,不卑躬屈膝,不盛气凌人,坚信“无尽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”都与你有关!
![]() |
|